承襲百年製麵技術─台中海線的絲絲鹹香

泉和製麵廠

 

 

走在台中清水五福圳上,行經靠近火車軌道的路段時,你除了可以看見趙家古厝前的蓮花池之外,更可能看到一座古早三合院旁,正曬著一絲一絲的麵線,這就是台中清水當地的百年製麵廠─泉和製麵廠。

 

泉和製麵傳承至今已經第五代,家族在當地開枝散葉,已不只一戶在製作手工麵線;追溯泉和製麵起源,從清光緒年間(即1900年)開始,是由廖章汀先生創始,不過其實在廖章汀的祖父就已經開始替人研磨麵粉,後來爸爸聘雇製麵師傅進駐,廖章汀也親自來學習製麵技巧,從此開啟泉和麵線的新篇章。

 

 

麵線食用的起源

有關麵線的起源,目前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從東漢開始,距今兩千多年前,不過那時候不叫麵線而叫「餅」,因為古代稱所有麵類製品都叫餅,加了湯就叫「煮餅」或「湯餅」,而且麵條也較粗大(類似烏龍麵),吃法則比較像現在的涼麵或是水煮麵線。不同朝代針對麵線也有不一樣的稱呼,例如魏晉稱湯餅、南北朝稱水引或餺飥、隋唐稱冷淘(類似過水涼麵)、明代的溫淘等等。

 

而在中國神話故事中,相傳是九天玄女為了向母親王母娘娘祝壽所精心籌辦的禮品,所以稱之為壽麵,也因為傳說麵線是九天玄女創制,所以製麵人家有時就有供奉九天玄女的習俗。

 

 

台灣的製麵歷史

台灣麵線派別大致分為三大派系,分別為漳州、泉州、福州,由於台灣先民是從漳泉兩地移民台灣為主,因此兩地麵線製法較早傳進台灣,產製遍及整個西部地區,福州製法則因為較晚移民台灣而較晚傳入,分佈僅於嘉義以南地區。

 

漳泉兩派系的做法雷同,差異只在粗細的細微分別,以及各地烹煮口味上的差異,例如泉州麵線最細,在經典料理上也以糊狀的麵線羹為主,而漳洲麵體則較泉州粗,經典料理以漳洲滷麵為主。至於福州麵,台灣地區則以傻瓜乾麵較為出名。

 

 

泉和製麵流程

泉和的麵線主原料僅高筋麵粉、中筋麵粉、鹽水,是相當健康天然的食材;製作過程為高、中筋麵粉加上鹽水揉成麵糰後,將麵糰拉製成香環狀,輔以機器製成大小一致的粗麵條後掛上竹竿,再進行最後的人工拉製,就可以移至陽光底下曬乾完成,即可包裝出貨。

 

整個手工製麵流程約需2至3個工作天,視天氣狀況而定,每個步驟也都有他們「眉角」在,例如揉製的過程產生的筋性,正是麵線口感來源之一,這也是手工與機器麵線最大的差異點,然後曬麵線的部分,透過不同角度讓陽光能平均曝曬,才能確保每一條麵線的口感和品質。

 

 

手工麵線的小秘密

其實麵線發展至今,手工與機器的口感差異一直是備受討論的項目,也不少人都在探討這個口感差異究竟是甚麼。就在機器也能揉捏出近似手工Q勁口感的麵團後,能夠影響麵體口感的,其實就是麵的形狀,就類似義大利麵不同麵體的形狀一樣,不同形狀的麵體,也能造就不同口感。

 

機器製麵線

手工製麵線

 

 

 

以上圖片是實體麵體剖面照,不知道是否能夠分辨得出手工與機器的差異呢?其實很簡單,機器麵線剖面呈現工整(上圖),所以咬勁較單一,手工麵線的剖面呈現不規則狀(下圖),他所能創造的咬勁也會更加豐富,這也是在麵糰本身筋性相近時,手工麵線能夠創造出不同口感的小秘密。

 

 

體驗五福圳小旅行

來到台中清水,除了大家熟知的高美濕地之外,其實從清水市區沿著自行車道,就能從紫雲巖、鰲峰山,一路觀賞鄉村稻田風光,然後到達泉和製麵廠、趙家古厝,甚至是台灣第一座齊天大聖廟,都可以在這條路線上一一參訪到喔!

 

自行車道地圖:https://reurl.cc/r1D9ny

 

 

 

購物車